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,美國經濟受創,據蓋洛普的調查,向慈善機構捐款的美國人,是進入新千年以來最少的一年,接受調查的人當中,只有73%表示捐了錢。與之相比,在金融風暴爆發之后的2009年,雖然捐款人數跌入低谷,但是當時還有79%的人捐錢給了慈善機構。
盡管如此,美國人為了幫助窮人而慷慨解囊,仍然是社會主流意識的重要一環,而且許多人將其列入家庭財務預算,從收入當中列出一定數量或比例,捐給自己選擇的慈善機構,也有的直接捐助需要幫助的家庭和個人。
“先鋒慈善”(Vanguard Charitable)2021年11月發布了一份報告,內容是關于普通美國人的慈善捐款。該項調查是先鋒慈善委托“哈里斯民調”(Harris Poll)所做的。調查樣本為2,075個美國人,他們當中的1,490人在過去的12個月當中有捐款給慈善機構,占比72%。和蓋洛普的調查相比,雖然涵蓋的時間段有差別,但是結果相差無幾。
這些人當中只有不到一半,即44%的人把慈善捐款列入自己的年度財務預算,但是他們的捐款數額比那些沒有把捐款列入預算的人要高得多,幾乎是后者的七倍:那些在財務預算中有慈善捐款一項的人,平均捐了2,453美元,而在財務預算當中沒有列入捐贈項目的,只捐了355美元。
這兩類人在捐贈方面的不同,除了年捐款數額的差距之外,還有一項區別是:做財務預算而且包括捐款一項的,捐款金額與之前的12個月相比,有所增加的占到38%;而做財務預算但是預算中沒有捐款這一項的,捐款金額有所增加的只占22%。至于那些完全不做財務預算、但是有捐款的人,只有19%表示他們在過去12個月當中的捐款比以前要多。
該調查還表明,雖然大多數捐贈者有關注慈善事業的傳統,但是仍然有各自不同的動因。下面是按照占比高低的排列。
看起來美國人熱衷于慈善捐款的出發點各不相同,但是這項調查發現,在答卷上表示自己去年捐贈了250 美元或以上的人當中,其捐贈的最大原因是他們一貫堅持的為慈善捐贈做預算的做法。而且無論有什么問題或情況發生,普通美國人為慈善事業捐款有其悠久的歷史,而且是保持美國經久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和動力。